1,、形態(tài)特征:成螨足4對,,雌成螨呈橢圓形,體長0.43毫米,,寬0.26毫米,,體色紅至褐色,體背兩側(cè)有黑斑兩對,,雄成螨較雌成螨小,,體長0.3毫米,寬0.16毫米,,淡黃綠色,,體背末端尖細(xì)。雌蟲背毛有6列,,共24根,,雄蟲背毛有7列,共26根,。幼螨有足3對,,淡黃色體近圓形,若螨有足4對,。雌若螨分為前期若螨和后期若螨,。雄若螨無后期,比雌若螨少一次蛻皮,。卵圓形,,直徑約0.13毫米,初產(chǎn)時白色透明,,后變淺黃色,。
2,、為害狀:朱砂葉螨屬蛛形綱,葉螨科,,也稱“紅蜘蛛”,。成螨、若螨均在葉背沿葉脈兩側(cè)吸食汁液,,使葉組織萎縮,,葉面出現(xiàn)退綠變色斑點,嚴(yán)重時整個葉片灰白色,,呈火燒狀或干枯脫落,。該螨早期在桑園中呈穴狀分布危害,遇適宜的高溫干旱氣候便快速繁殖擴散,、遍布全園,。
3、生活習(xí)性:全年桑園均有發(fā)生危害,,有世代重疊,,1年發(fā)生20多代,平均氣溫在28℃-38℃時,,完成一代需7-9天,。以成螨在園間或路邊雜草上越冬。次年春季遷入桑園危害,。春夏連旱,、秋季干旱快速繁殖,通常5-6月,、8-9月易于出現(xiàn)兩次危害高峰,。雌雄成螨常2-3頭集中在葉脈分叉處吐絲結(jié)網(wǎng),棲伏網(wǎng)下每處產(chǎn)卵2-5粒,??呻S風(fēng)、水流及人力攜帶等傳播,。桑園中捕食性螨類,、草蛉、瓢蟲,、六點薊馬,、小花蝽等天敵昆蟲對該螨有捕食控制作用。
4,、防治方法:①冬季清除桑園雜草,、落葉,深耕土地,,以殺滅越冬成螨,。早春及夏伐后及時鏟除雜草,;桑園管理多施有機肥,少用化學(xué)肥料,。②少量葉片受害時,,及時摘除蟲葉燒毀;高溫干旱時及時對葉背噴水可降低蟲口密度,。③藥劑防治:桑園20%-30%面積有蟲害發(fā)生時可用73%克螨特乳油或20%掃螨凈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10.8%阿維·噠螨靈乳油800倍或10%除盡乳油2000倍液噴霧防治,,農(nóng)藥安全間隔期5-8天。注意農(nóng)藥品種輪換使用,。④引進(jìn)天敵昆蟲捕食,,通過生物防治可控制其危害。
朱砂葉螨成蟲及卵
朱砂葉螨雌成蟲
朱砂葉螨為害葉片
朱砂葉螨危害桑葉癥狀